关野贞: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文 ˉ [日]关野贞 ˉ 译 ˉ 范丽雅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内容摘要】日本著名建筑史家兼考古学家关野贞(1868—1935)1918年在考察中国古建筑时,于山西太原附近的深山僻壤处偶然“发现”了天龙山石窟,同年,他在日本建筑学会机关报上发表的中国调查概况报告中,首次提及了天龙山石窟,并做了简单介绍。本文则是关野贞时隔3年后的1921年8月在《国华》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天龙山石窟的详细调查报告,他本人虽然把这次“发现”看作是偶然,但从该文中,可知事实上他事先仔细阅读了《山西通志》和《太原县志》等地方志,掌握了扎实的预备知识,故他的“发现”应该是做了周到的学术准备所带来的成果。尽管未能探查所有石窟,还有所误记,关野贞仍以相对准确的素描画和平面图及照片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天龙山石窟遭遇人为破坏之前的珍贵资料,足见该文学术价值之高,视觉资料之珍贵。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关 键 词】关野贞 天龙山石窟 发现 北魏北齐隋唐 海外传播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前言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中国的石窟以敦煌的千佛洞、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为最。在我调查过的范围之内,河南巩县有石窟寺,山东历城有神通寺、玉函山、佛峪、龙洞、千佛山,河清有五峰山,青州有云门山和驼山,这些石窟多开凿于北魏隋唐年间,而连接北魏和隋唐之间的北齐时代石窟则极其罕见,仅有个别小雕塑存在而已。不过去年,即大正七年(1918)春夏之际游历中国时,我偶然在太原县天龙山“发现”了北齐时代规模较大的石窟,于是得以一并调查了无数个隋唐时代出色的石雕佛像。天龙山石窟位处深山僻壤之地,向来不为人所知,且拥有造像铭文仅一处而已,这对尤其重视金石文之风的中国学者来讲,天龙山石窟极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我当时也没预想到该石窟会如此重要,故其“发现”可谓是纯属偶然。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太原县在今太原府以南约四十五里处,亦即古代的晋阳,东魏骁将高欢(496—547)居于此地,后其子文宣帝高洋(526—559)在此建国,是为北齐。建都邺城后,文宣帝亦常以此地为北齐的别都,故晋阳在北齐的政治与文化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缘由,我们得以在晋阳附近看到众多的石窟和石佛。《太原县志·祀典》曰: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童子寺,在县西十里龙山上,北齐天保七年宏礼禅师建,时有二童子,见于山,有大石似世尊,遂镌佛像,高一百七十尺,因名童子寺。前建燃灯石塔,高一丈六尺;后凿二石室以处众僧。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县瓮寺在县西南十里县瓮山,魏熙平初,沙门灵辨造华严论于此,北齐天保三年僧离辨建,缘山凿石室。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仙岩寺,有二,一在县西南三十里,苇谷山石洞内,有铁佛三尊,旁有石室。北齐天保二年建为避暑宫,后赐今额,有齐主宫存址(下略)。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山西通志》曰: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大佛寺,在汾水西,隋开皇中铸铁像,高七十尺。法花寺,在县南十五里蒙山。北齐天保二年,(中略)依山刻佛像,高二百尺。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太原县志》则曰: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圣寿寺,在县西南三十里天龙山麓,北齐皇建元年建,内有石室二十四龛,石佛四尊,隋开皇四年镌石室铭。寺东一里,凿壁为池。有龙王庙,内有千佛楼,北汉广运二年刘继元命嬖臣范超,冶金为佛,同平章事李恽撰碑,金天会二年废,元至正二年重建。明正德初僧道永建高阁,以庇石佛。嘉靖二十五年西岩凿石洞三龛,以避兵,释洪连刺血书五大部经文于此。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依据以上这些记载,太原县附近过去曾有无数石佛和石龛,其多半建造于北齐时代,但亦有过隋代的大铁佛。想来或许是太原县以西一带横亘着呈南北走向的连绵群山皆为砂岩石所构,便于开凿石窟,雕造佛像,故而才模仿北魏的云冈和龙门石窟,开凿了这样的石窟和石佛吧。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我于去年[大正七年(1918)]6 月28 日游历太原县,滞留三天,探查了附近的遗迹。当时,我就记载于太原府县志上的石窟和石佛,询问了当地知县及许多当地百姓,均无人知晓这些石窟和石佛。于是在第二天的 6 月 29 日,我到访晋祠、华塔寺、风洞、净明寺等,并就童子寺询问了晋祠的道士,不甚了然,只得到了天龙山所在地的明确信息,不过就天龙山有无石窟,道士们亦不知晓。想来如童子寺、县瓮寺、仙岩寺、法花寺等早就荒废已久,而能雕出石窟和石佛的岩壁因是疏松的砂岩石所构成,恐怕也早已崩塌殆尽,以致几近难以再见石窟和石佛之痕迹了吧。此外,去年冬文学博士常盘大定(1870—1945)也探访了童子寺遗迹,但大佛早已被毁,除尚存燃灯石塔以外,能让人遥想当初原貌的痕迹几乎荡然无存。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我在晋祠听说天龙山上尚存圣寿寺之后,就打算不管石窟尚存与否,就以从太原县出发来回一天的行程,计划去调查天龙山。于是在次日的 6 月 30 日那天早起,冒着风雪,驱马南行,过晋祠,往前行进25 里,从此处往西转,沿着溪谷前行 5 里,路变得愈益险恶,乃舍马徒步攀登 5 里山路,才终抵圣寿寺。虽然县志记载该寺位于太原县西南 30 里处,但我却花了四个半小时才抵达,可见圣寿寺至少应该在太原县西南 35 里乃至 40 里处。该寺如今已相当衰颓,僧侣仅数人而已。寺的西面有一座耸立的岩石山,那就是天龙山,山顶附近隐约可见几个并列的石窟。石窟比圣寿寺大约高出七八町(日语“一町”等于 109 米,这里的“七八町”约为 763 米至 872 米——译者注),约三四百尺,而山脉横跨东西两峰,其间无道路可通,我只好先攀东峰。峰顶石窟虽是由砂岩石构成,但其下方却是粗疏的粘板岩,处处呈断崖状,岩片犹如流沙般,几乎难以固足。千辛万苦终抵石窟,竟意想不到“发现”了无数个北齐初唐期开凿的石窟,不由得惊喜万分。但我打算接着遍览位于西峰的石窟,于是就改变行程,在寺院内借宿一晚,于第二天完成石窟概况调查之后,于当日黄昏时分,返回了太原县。我最感遗憾的是事先没有准备充足的照片干板(底片),仅准备了一打而已,故无法充分拍摄出所有我中意的石窟照片。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在天龙山石窟中,重要的石窟有十四处,位于西峰(应为东峰,以下同;为保持历史语境,本文保留原作者的叙述用语——译者注)的有七处,位于东峰(应为西峰,以下同——译者注)的亦有七处。倘若把西峰的西端处石窟命名为第一窟的话,那由西往东,位于东峰东端的就是第十四窟了(图1、图2)。除此之外,这些石窟左右或其上方,还点缀着小型石窟或和这十四窟同等重要的其他石窟。目前,关于这些石窟的开凿年代,我认为位于西峰的第一窟和第二窟属于北齐时代,而第三窟至第六窟属于唐代,第七窟属于隋代。此外,位于东峰的第八窟和第九窟属于北齐时代,第十窟至第十二窟属于唐代,第十三窟属于北齐时代,第十四窟则属于唐代。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1 ˉ 关野贞“发现”时的天龙山石窟全景图(第375号刊载第一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2 ˉ 关野贞“发现”时的天龙山石窟平面图(《国华》第375号刊载第二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一、西峰的第一窟至第七窟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一窟(图 3):在第一窟和第二窟中间的岩壁上,据说当初嵌入了碑石,但如今只遗留有痕迹,不见碑石,上面还能见到刻出来的螭首,可惜的是由于碑身早已毁坏,故无法知晓其开凿年代,不过,从其内部雕刻物的风格来推论,这两座石窟当开凿于北齐时代无疑。第一窟宽为八尺一寸五分,深为八尺四寸五分,后壁中央有佛龛,内安置有本尊释迦坐像。佛龛左右刻出了两座胁侍菩萨的立像。佛龛上方则有天盖(天盖有两种,其一指佛堂内诸尊头上悬挂,以示庄严的“佛天盖”;其二是指悬挂于礼盘上导师头上,或密教阿阇梨行道与葬仪等导师头上的大伞 , 称为“人天盖”,这里显然指后者——译者注),手法颇与我国(日本)法隆寺金堂的天盖相似,况且其下方有呈绞索状的垂帐。本尊佛在方座上结跏趺坐,衣裾覆盖了座位前方,其面相、衣纹、姿势皆属于北魏式系统,后大幅度地演变为带有圭(疑为“龟”字之误——译者注)状的背光。可惜本尊佛像左右的胁侍菩萨像头部已遗失,不过,其姿势及衣纹的皱褶手法则与我国(日本)飞鸟时代风格相似,显示其是飞鸟风格的先驱。这两尊菩萨像的上方,各有三躯小佛,呈横向排列而雕出(图 4)。西壁有一佛龛,内有三尊佛像,龛顶端呈尖拱状,下端刻成龙形,本尊佛坐于方座上,两脚下垂。佛龛南面有一个手持如意的人物,立于帐盖下方,或许是维摩 ? 其上有两个供养人物像。在供养人物像上方,还刻有两排坐佛,各有两躯。佛龛北面亦有类似装饰风格的佛造像,不过如今均已剥离,仅能看到上方尚存留些小佛形迹而已。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3 ˉ 关野贞“发现”时的天龙山石窟简略平面图(《国华》第375号刊载第三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4 ˉ 第一窟后壁(《国华》第375号刊载第四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东壁有中央尖拱顶的佛龛,龛内刻有佛像,姿势与东壁的其他雕像相似,其左右龛外,也制作了两胁侍菩萨像,菩萨像上方有一列小佛像,左右各三躯。入口左右的岩壁上,以浅浮雕法雕出两座罗汉像,极其精致美丽,其上头还有两列小佛,左右各二躯。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天井从四壁延伸出来,呈斜向弯曲状往上,与中央方顶合拢。其四面有飞天像及以浅浮雕刻出来的两朵莲花,显得古朴可爱(图 5)。方顶内部制作了莲花纹,墙壁和天井之间的空间则以狭窄带状环绕,并在各角落及中央制作了斗拱,因是近世的彩色,故无法传递当初建筑设计的余韵。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5 ˉ 第一窟天井阳刻飞天图(《国华》第375号刊载第五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二窟(参见图 3):宽度与深度几乎和前者一样,宽八尺四寸三分,深七尺九寸。后壁有能容纳三尊释迦的佛龛,龛顶呈尖拱状,两端呈凤形,并以有莲花头的柱子支撑。佛和菩萨像的姿势及风格几乎与第一窟中的佛造像一样,令人联想到该窟开凿年代应与第一窟接近。佛龛左右有以浅浮雕刻出的两罗汉供养像(图 6)。东西两壁亦各有一个佛龛,内制作了三尊佛,其南面也有以浅浮雕手法雕出的供养人物像,呈现出最虔诚、最优雅的气象。北面刻有维摩和文殊像,分别站立于东西两面,两像旁边还配置了一些人物像。北方入口处以西刻出了两位人物供养像,以东刻出了三位人物供养像。天井和第一窟一样,以同样的建筑构思而建,天人及莲花则以浅浮雕雕出。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6 ˉ 第二窟后壁供养人物图(《国华》第375号刊载第六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一窟入口外面早已被破坏,但第二窟入口处左右两根柱子头部呈莲花状,其上方刻成凤形,以承受尖拱两端,还有石窟内部后壁的佛龛制作手法与第一窟相似。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二窟和第三窟中间的墙壁上,并列刻出了三个小佛龛,其上还刻出七个小佛龛,各个佛龛中下方还有天人像。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三窟(参见图 3):宽六尺七寸三分,深四尺五寸,天井高约六尺,该窟或许是唐初开凿。后方壁龛中,本尊佛于方座上结跏趺坐,两罗汉分别侍立左右。左右的壁龛中有两胁侍菩萨相对地坐在各自的莲花座上,其前方还有菩萨立像。这些佛像和菩萨像无论是姿势,还是手法,均臻于圆熟之妙境,衣纹的线条亦流畅优美。可惜的是这些佛像和菩萨像或缺失头部,或缺失躯体部分,或缺失鼻子,不过仍能足以辨识出其原本丰腴美丽的面影。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四窟(参见图 3):亦开凿于唐代,宽四尺八寸,深仅三尺二寸,属于小型石窟。其后壁的本尊佛像还完整保留,西壁疑似有两菩萨像,但几乎被破坏,东壁的菩萨坐像大部分也已损坏。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五窟(参见图 3):宽五尺八寸五分,深五尺二寸,高约五尺五寸。石窟唯天井部分呈浅穹形而已,后方壁龛中刻有本尊佛像及左右两罗汉像。本尊佛于方座上结跏趺坐,衣裾前垂,不过这座本尊佛像和两罗汉像均遭遇了很大破坏。西面壁龛中,有佛坐椅子像,几乎保存完好,显示出相当优雅的气象,其左右有菩萨像。东面壁龛的中央,有在圆座上结跏趺坐的佛像,胸部以上已缺损,其左右刻有两菩萨像,以与西壁相对。这些佛像和菩萨像亦是初唐之作,姿势整齐,手法甚是精湛美妙。该石窟入口处外,左右各刻有仁王像,相对保存完好,可谓是显示出最为雄健气象的杰作。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六窟(参见图 3):一个宽四尺,深约三尺五寸、天井高不过四尺的小型石窟。其后壁中央有本尊佛,于方座上结跏趺坐,东西两壁有两胁侍菩萨像,坐在莲花座上。此外,本尊佛左右还刻有罗汉立像。此石窟也是唐初开凿,但本尊佛像和胁侍菩萨像稍完整,且洋溢着相当优雅的气韵。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七窟(图 7):天龙山石窟中最重要的石窟之一,宽十四尺七寸,深十四尺一寸五分,前有向拜(佛堂和神社大殿屋顶正面台阶突出部分,亦即参拜者参拜的地方——译者注),向拜处有双圆柱,上有支撑三斗,斗拱间还建有一种“蟇股”(指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房梁中,为分散重量而设置的横木,其下侧变宽,因其形象似蛙,故称“蟇股”,后此项技术传至日本——译者注),柱子下方还建造了基石,不过现已破坏殆尽,无法知晓当初模样了。向拜的西壁还立有石碑,上刻有螭首,碑上的文字十之七八还能辨识,最后一行是“岁次甲辰季”,甲辰年大概是隋开皇四年。《山西通志》上记载有“隋开皇四年镌石室铭”,就是指该石窟(图 8)。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7 ˉ 第七窟(《国华》第375号刊载第七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8 ˉ 第七窟向拜(《国华》第375号刊载第八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石窟入口左右各立有一根柱子,柱肩呈粽状,有金襕卷(原本指佛教僧尼穿着的金色袈裟,这里疑似指如金色袈裟般的花纹——译者注),其上有柱头,尖拱下端下垂到柱头,此处还刻成凤凰状。入口左右还有仁王像,高七尺五寸,虽手法简朴,但有雄健之风。东壁的石碑旁亦有小仁王像。此外,东壁唯有一个小佛龛,内有三尊佛像,其上方有长方形的凹洼处,盖当初是为嵌入一小龛之用也。入口处两柱下方当初各刻有一石狮,如今已相当破损。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石窟内部中央处仍有方六尺四寸三分的柱形遗存,其四面建有佛龛,龛内各有在莲花座上结跏趺坐的佛像,佛像左右还刻有两座罗汉菩萨像,佛龛上方及左右有垂帐,刻成往上卷的形态。石室左右墙壁及后壁各有佛龛,上头均见尖拱,其两端刻成凤形,并以装饰成金襕卷的柱头支撑。本尊佛坐于龛内方座之上,后有圭状背光,其左右各刻有两罗汉和两菩萨像(图 9 和图 10)。如今检视这些佛像及罗汉像的姿势及风格,发现纯然属于北魏和北齐系统,未见生发出新机制或开拓了新领域,只是手法相当浑朴,姿势略微齐整而已。关于这点,我认为其背后原因是隋初的艺术只是沿袭了南北朝的风格而已,故得以了解,此地(天龙山)在向新风格开拓这点上,既未有过任何苦恼,也未有过任何努力。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9 ˉ 第七窟东壁佛龛(《国华》第375号刊载第九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10 ˉ 第七窟西壁罗汉及胁侍菩萨像(《国华》第375号刊载第十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二、东峰的第八窟至第十四窟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八窟(参见图 3):位于东峰的西端,是整个天龙山石窟的中心所在,石窟是在北齐时代从断崖开凿,并建造了大石佛,在大佛前方还建造了一座三层楼阁,这亦就是《太原县志》上所记的明正德初年,僧道永建高阁,以庇护石佛的楼阁。他可能是模仿旧制,意图再兴石窟。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大佛贯穿了楼阁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坐于方座之上,双脚下垂,伸出右手直抵胸部位置,同时还张开手掌,其中指稍弯曲,左手置于膝盖之上。佛像高约二十四尺,两足下方的莲花座各高约一尺。大佛姿势端正,平衡感甚好,基本保留了当初的形体,但其面相似是后世补修,故多少有点变形;其肩及胸腹处衣纹亦然,且腹部以下两脚台座均保留了北齐时代的手法,颇富简劲之趣。大佛方座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高,下层低。上层狭间内刻有天人歌舞之状,下层纤巧的狭间内,圈内则刻有兽面。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楼阁的第一层正是大佛的下方,中央有一座十一面观音立像,高约十六尺,置于莲花座上。观音像左右稍高处还有文殊、普贤两像,在狮像的背后。本尊菩萨像后壁,还可辨认出无数个化佛,化佛所坐的莲花座刻有枝干,呈相互连接之状。这三尊佛像在后世多少有所补修,见其形式,毋宁说类似于隋唐时代的佛像,颇具写实之妙。普贤像下方有空洞,洞入口处侧壁刻有“天龙洞上”几个字,猜测当初洞内似有泉水井。矗立在入口左右的柱子上方建有三斗,并在拱间建造了刻有奇妙的忍冬模样的“蟇股”。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九窟(参见图 3):开凿于第八窟的东北方向相邻接处,宽十尺二寸七分,深十一尺四寸五分,高约七尺。石窟前方有过向拜,但大部分已被破坏。当初和第七窟的向拜一样,以两个柱子支撑石窟顶部突出部分,但如今西面的柱子已遗失。东面的柱子呈八角形,柱子底部刻有莲花,柱头亦有一种装饰,其上建造的大斗拱及肘木(起源于中国传统木造建筑,设置在柱头,以支撑屋顶的木材料——译者注),如今磨损甚严重。入口两旁均有仁王像,面向东面的保存最好,面貌雄伟,衣纹看起来强劲有力,完美显示出北齐时代的特征。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石窟内后壁有一佛龛,左右收纳两佛。东西两壁亦各有一佛龛,西面佛龛内的佛像两脚下垂并交叉,东面佛龛内的佛像则结跏趺坐,两座佛像左右均有两罗汉像和两菩萨像侍立。三个佛龛上面都呈尖拱形状,两端刻有凤凰。此外,石窟入口左右有两飞天像,天井中央刻有莲花。该石窟损坏甚多,后方壁龛则完全被后世补修过。东面壁龛的南面当初刻有佛像,如今则不见踪影。保存得相对比较完好的是两飞天像及东西壁龛北面的罗汉像与菩萨像。这些雕像均以最为简朴且雄劲的手法刻出,盖第九窟和第八窟应该几乎都是同时开凿于北齐时代的石窟。第九窟的西面有小佛龛,无法上去近窥,但远窥其内部,见刻有三尊佛像,其手法最为精致美丽,当是唐初之作。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十窟:开凿于断崖之上,难以接近。石窟内部唯有一躯佛像而已,值得一看的遗迹很少,故没有实查。此窟亦是唐时开凿,其前面左右各有一个舍利塔,塔前刻有一佛龛,容纳三尊佛像。第十窟的东面有小佛龛,亦刻有三尊佛像,其西面上方还有更小的六个佛龛,亦是唐代所建。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十一窟(参见图 3):宽九尺七寸,深七尺九寸五分,天井高约九尺。后壁有本尊佛坐于方座之上,双脚下垂,左右各有胁侍菩萨立像。西壁有半结跏趺坐的佛像,坐于莲花之上,左边有胁侍菩萨立像。东壁有佛有菩萨,以同一形式雕出。天井呈浅穹形,中央刻有莲花,手法甚简朴。四壁天井在涂上一层胡粉(一种用贝壳等材料制作出来的含碳酸矿物质的白色颜料——译者注)之后,还描绘了拙劣的幔帐状云纹等,必定是原来的装饰剥落后,后世补修上去的装饰。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该石窟内的佛像和菩萨像为唐代杰作,佛像姿势端丽,具平衡之美,衣纹优雅刚健,躯体四肢透过薄如蝉翼的衣衫隐约可见,以上均表现出这些佛像巧妙精湛的制作,是其他石窟所无法比拟的。把这些佛像与北齐和隋代的诸佛像相比,就会发现北齐和隋代的佛像更为简朴,而这些唐代佛像则趋于精醇,想必是唐初工匠技术发达以后之所为,而尤其以东壁本尊佛像的保存最为完好,本文所揭图版就是该本尊佛像(图11)。其面相丰丽,躯体和衣纹亦极尽写实之妙,把龙门几千个制作于唐代的佛像与该佛像相对比,也稀见可与之媲美者。此外,该石窟除胁侍菩萨像脸部稍有损坏以外,其他均保存完好,显示出雄丽的气韵。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11 ˉ 关野贞极为赞赏的第十一窟菩萨像(《国华》 第375号刊载的卷头插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十二窟:一个宽八尺、深仅七尺的小石窟。开凿当初,三面墙壁各有一佛龛,内刻有三尊佛像,但如今唯有西壁佛龛左边的胁侍菩萨像头部以下尚存,其余早已损坏殆尽了。石窟的入口处左右有仁王像,亦破损严重。石窟西壁有凹处,可见曾嵌入碑石,其上方刻有圆首,小圭额龛内刻一佛像。从其手法来看,第十二窟几乎与第十一窟一样,当开凿于同一时代。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十三窟(图 12):位于高约二十尺的断崖上,无攀登之途。石窟前建有向拜,有两根八角柱,柱头有大斗,以此支撑顶梁;其上各有三斗,梁中央承载三斗,三斗间可见类似于我国(日本)法隆寺金堂的高栏,其引入了“蟇股”以支撑添桁(即横梁,一种支撑屋梁的横木——译者注)以及丸桁(即圆梁,一种支撑屋檐的垂木——译者注),同时也支撑前方突出部分的建造形式。倘若一瞥此种斗肘木及“蟇股”手法,立刻就会发现此种手法与我国(日本)飞鸟时代风格颇有类似之处,从中亦可推想我国(日本)飞鸟时代风格之渊源。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图 12 ˉ 关野贞“发现”时天龙山第十三窟外观(《国华》第375号刊载第十一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石窟入口处冠以尖拱,支撑两端的柱头上刻有凤凰,与第一窟和第二窟的佛龛制作手法相似。入口处左右有出自工匠简朴手艺的仁王像,向拜的东面侧壁建有石碑,若能接近这个石碑阅读碑上文字,或许能知晓石窟开凿年代,而从其风格来判断,想必是属于北齐时代的石窟。或许该石窟内也有可观的佛龛及佛像和菩萨像,但没有找到实际探查之途径,深感遗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十四窟:与第十三窟东面相邻接,也无法攀登上去就近考察,不过,从该石窟入口处左右两侧所见的仁王像雕塑手法来看,想必该石窟当开凿于唐代。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结语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以上就天龙山石窟的梗概,做了简要论述。这些石窟中重要的有十四窟,其中属于北齐时代的有5个,属于隋代的有1个,而属于唐代的大大小小石窟则有 8 个。由于岩质疏松,多处石窟已磨损,不过这些石窟位于深山僻壤之地,来访者甚少,故较少遭遇人为的破坏,因此相对来讲,这些石窟得以保留了开凿当时的原貌。这些石窟中尤值得可取的是以下几点。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首先,天龙山北齐时代的重要石窟多达五处,且保存完好,这于别处几乎无法看到,也使得我们可依据这些石窟,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北齐时代的艺术风格。倘若列举一下从这些石窟所见的手法,就知道北齐艺术大体上是北魏的延续,几乎看不到北齐发展出一种新型的艺术风格。然而倘若把这些石窟的手法与在云冈和龙门石窟所见的手法相比较,那天龙山石窟就并不仅仅是规模小而已,就连开凿这些石窟的工匠手艺也过于简朴。我们从北魏鼎盛时代两帝都的艺术(指云冈和龙门石窟,分别位于曾作为北魏都城的平城与洛阳——译者注)向国力停滞的北齐别都(指天龙山石窟所在地晋阳——译者注)的艺术发展过程中看到,两个时代在技术上的差异并不是偶然,何况,我们还在天龙山“发现”了于别处根本无法“发现”的北齐时代石窟,对此应该心满意足了。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其次是在天龙山中,时代最为明确的是 1 处隋初石窟,这也是其他地方所稀见。看其风格,应距北齐时代不远,大体上可看作是北齐风格的恪守与延续,从中亦能辨识出北魏、北齐乃至隋初的艺术风格的推移。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一点,就是北齐及隋初石窟前面都有向拜,且木造建筑细部中,均引入了柱斗拱和“蟇股”轩(房檐)等手法,这也是云冈和龙门石窟中所不见的,从中我们得以一窥当时木造建筑风格之一斑。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天龙山中的唐代石窟规模虽小,但手法精练,甚至凌驾于龙门几处石窟中的唐代之作之上。另外,把这些石窟与北齐隋初开凿的石窟相比较,能发现北魏艺术风格系统在进入唐代之后,发生了一大变化。我尤其喜爱天龙山还保留了除北齐隋初以外的,初唐时代的出色雕塑。调查时,由于照片干板(底片)准备不足,只拍摄了一座菩萨像,其余的优秀雕塑作品不得不割爱,为此深感遗憾。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总而言之,天龙山石窟的特色在于:它拥有其他地方稀见的北齐隋初石窟,于建筑细部建有向拜,完好保存了唐初雕塑中的出色之作等。我为我们能首次探查天龙山石窟,并能在此向世人介绍该石窟而感到欣喜。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译注:本文译自作者刊载于《国华》第375号(1921年8月出版)的论文,为便于中文读者的阅读,译者给原文附上小标题,并对文中一些重要人物的生卒年作了补充。另外,也按照国内出版规定,包括杂志名称在内,原文中的日本旧体汉字均改为大陆通用的简体字。本文图片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教授提供,译者在此深表谢意。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日)关野贞,日本著名建筑史家和考古学家。范丽雅,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共同研究班员。]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来源:本文原刊于《美术大观》2023年第5期第91页~95页2D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也许你还喜欢

胡乐文化为何能够顺利在唐朝进行发

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胡人也就是西域百姓对繁荣的中原王朝是十分向往的

白居易自称战神白起后人,李商隐:连白

一提到白起,很多人便会心有余悸

唐朝的县制度:职能繁多,体系完善,基层

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是哪一家的皇权,没有基层百姓的安守

宫心计高手,她一路从卑微宫女成为后

古代女子地位低,所以古代男子有三妻四妾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皇帝来说,皇后是名正言顺

西安考古新发现!《长恨歌》骊宫遗址

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诗篇《长恨歌》里提到“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近日,白居易

魏国的祖辈魏绛,因为执法严正,差点让

我们知道三晋之一的魏国的祖辈为魏犨,魏犨因为违反晋文公的命令擅自进攻曾帮助过晋文公

红颜薄命,她在后宫兢兢业业数年,终于

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时代,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可是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进入皇帝后宫的

鲁昭公忍无可忍,出兵讨伐季氏,最终却

对于攻伐季氏,早就有南蒯向鲁昭公建议合作

齐国相国晏子,能言善辩机智过人,以国

晏婴继其父晏弱之后成为齐卿,历灵公、庄公、景公三朝

吴德回忆:隔离审查“四人帮”的想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全国上下一片悲伤。而作为毛主席接班人的华国锋开始马不